品牌资讯

格兰仕总裁梁昭贤罕见现身直播间,透露了哪些信息?

2020-05-28

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上线直播(图片来自直播画面)

央广网佛山4月26日消息(记者 王雪薇、官文清、张胜强)4月25日下午,又一位中国“家电大佬”走进了直播间,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为自家产品带货,而是希望在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的当下,发出中国制造业的声音。

在众多家电企业中,总部位于广东顺德的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格兰仕”)算是相对低调的了:成立40多年来,尽管已是行业龙头,但坚持不上市、没有明星代言……

然而,就是这样一家企业,身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,60后梁昭贤却罕见地现身直播间:身着白衬衫、挂着胸牌,讲着一口标准的“广式普通话”。

除了回应近期外界高度关注的外贸情况外,他还透露了逆势扩招、开源芯片等今年的重点动作,有不少观点都耐人寻味。

直播间设在格兰仕顺德总部的生产一线(图片来自直播画面)

“任何时候,没有困难、只有发展”

这次疫情来势汹汹,从企业层面,听到最多的就是“难”,对外贸企业更是如此。

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,一季度我国出口下降11.4%,“2月份催单、3月份退单”成了无情的真实写照。

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走出去的企业,格兰仕已有30多年出口创汇的历史,属于典型的外贸企业,其产品和服务从广东供应到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。

面对疫情,一季度格兰仕的外贸情况表现如何呢?用梁昭贤自己的话说,“订单十分稳定”。

以北美地区为例,格兰仕全品类外贸1-3月份增长8.75%。“这几个月从零售来看,有些品类增长100%、200%都有”,梁昭贤强调。

不降反增的背后有什么“秘诀”?在他看来,有三点因素非常关键——对外的沟通、自身的配套和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。

“1月份的时候,海外一些客户对我们国内采取的强有力的防疫措施不了解,于是他们有一种担心,就怕整个供应会出现中断,所以在2月普遍出现催单的现象。”

在这种情况下,梁昭贤透露,从春节期间开始就与合作伙伴密切沟通。“一方面积极主动跟他们交流,一方面提高透明度。”

据悉,二月份,格兰仕没有一例订单延误,全部按期交付。而从3月份开始,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,此时又一次凸显出“沟通”的重要性。

“当他们出现疫情的时候,有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。”梁昭贤说,除了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,还把中国市场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也分享给对方,比如怎样通过线上销售等途径,尽可能化解各种困难。

在与国外客户保持有效沟通的同时,他特别强调,作为企业自身,一定要做好自己的“分内事”。“包括第一时间组织包机、专列,把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要接回来。基于自我配套能力,采取积极的措施,去帮助上游的产业链复工复产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应对疫情期间,格兰仕的风险防范意识也可圈可点。从春节开始,就把总部的“干将”派往全球的主要国家和地区,“第一要帮助客户销售,第二要帮助解决困难,第三,还需要防范风险。”

“对于不正常的增长的订单,不接;对于受疫情影响很大的地区反而出现订单增加的,不接;对于风险高的地区和市场的订单,不接。”梁昭贤解释说。

面对这次疫情,从事了40多年制造业、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,梁昭贤重申了自己的经营哲学:“任何时候,没有困难,只有发展。只有发展,才可以解决各种困难和挑战。疫情是暂时的,发展是永恒的。”

“金链银链不如产业链”

近段时间,疫情对我国产业链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。相较于服务业,制造业产业链条更长,同时受到了供给、需求两方面的冲击。

在梁昭贤看来,格兰仕一季度能“扛”住风险、逆市上扬,正是得益于长期积累下来的完整的产业链。在一个多小时的直播中,他至少三次提及了“产业链”的重要性,“所谓金链银链不如产业链”。

第一次是他强调在国际合作中,必须要有自己的产业链。记者注意到,这次直播间设在顺德总部一个全新的“老车间”——元配件智造车间,之所以选在这,除了走进生产一线外,还透着另一层深意。

元配件智造车间(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)

“我们旁边有一个配件车间,刚开始都是手工的,现在完全变成自动化,并且是聚集格兰仕的技工、工程师,自己研发、制造出来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”

他第二次提及产业链,是流露出对中国制造业的信心。“制造业是强国之基,中国制造有几个特点。第一是有完整供应链,在欧美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出来的东西,珠三角、长三角一天就能解决整个配套。这样对于我们大生产大制造,非常有帮助。第二,我们是低成本、高效率结合在一起,管理加创新,实现低成本加高产值。”

第三次说到“产业链”,则是重申格兰仕今年要增资扩产。“只有舍得大规模投资未来,才能发展。我干制造业干了42年,对制造业非常有感情。就算是一个普通的零件,都要用最好的技术、装备,全产业链都要去投,才能去掌握自己的命运。”

疫情给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,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,倒逼着制造业提升创新力,进而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。

去年“9.28 格兰仕成立41周年大会”上,格兰仕物联网芯片项目正式对外公布。一家传统家电企业要去做芯片,连梁昭贤自己都形容“不可思议”。

据悉,该项目由格兰仕的“创三代”——95后的副董事长梁惠强主导,进展如何一直备受外界关注。在这次直播中,梁昭贤明确公布了3点信息:

1、格兰仕工业4.0项目一期将于4月28日量产。该基地预计投资超过100亿元,占地2000多亩,选址毗邻格兰仕总部的细滘工业区,定位为年产1100万台的中小型工业4.0基地。

2、开源芯片项目的最新进展:“BF-细滘“已经测试全面完成,在5月底可以量产;另一个芯片、定位更加高端的“NB-狮山”,正在美国、欧洲、顺德、深圳等地加快推进。

3、全球第一个将“边缘计算”商业化的企业将会是格兰仕

对于这几个项目对格兰仕的意义,梁昭贤在直播中没有过多提及,但副董事长梁惠强此前曾表示,“希望让它们围绕格兰仕现有的品牌产品优势,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,未来3-5年在顺德达到超过1000亿元的年营收规模。”

“非常时期,正是人才抄底的好时候”

近日,海尔、海信纷纷传出大规模裁员的计划。这两家都是千亿规模的国际化企业,外界预计,他们的裁员或将引发连锁反应。

几乎同一时间,格兰仕对外公布,将“稳岗扩就业”,逆势扩招14000人!提供的岗位包括外贸、内销、研发、工程技术、信息技术、营运管理、生产管理等专业岗位,以及生产一线各类技工岗位。

在直播过程中,梁昭贤首次公开回应了扩招背后的考量。

“非常时期,必须有企业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”。在他看来,这种时候,有条件、有能力的企业都应该不减薪、不裁员,而且还要招聘。

对企业自身而言,也的确存在扩招的需要。今年,格兰仕将全面推动增资扩产,在佛山顺德打造工业4.0基地,存在着比较大的用工需求。

更重要的是,企业要发展,离不开人才的支撑。梁昭贤开玩笑地说,“非常时期,正是人才抄底的大好时候”!

格兰仕智能生产线上的技工(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)

截至目前,格兰仕已录用了超过3000个大学生,其中至少有1000人都要被派往海外。在技工招聘方面,会向湖北优先开放,特别是湖北的贫困人群。

“我的态度不是简单地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,而是要让格兰仕平台给他赋能,让他有成长的空间。”

大年初五(1月29日),在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候,梁昭贤以视频的方式承诺“不减薪、不裁员”;2个多月后,他不仅兑现了当时的承诺,还在不断加码。

逆势扩招、增资扩产……格兰仕今年的每一个动作,或许都在贯彻着梁昭贤时常挂在口头的那句话:“做500强重要,做500年更重要。”